2024年9月19日,《会计与经济研究》学术工作坊(第二期)在我校中山西路校区开坊。本期工作坊以“信息披露制度改革、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效应”为主题,由学术期刊中心与学校会计学高原学科团队联合主办,《管理科学学报》《南开管理评论》《会计与经济研究》提供学术支持,来自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2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,科研处、学科建设处处长叶晓佳受邀出席并致辞。
叶晓佳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新一轮高原学科建设情况,强调了以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为特征的“数字+”“绿色+”学科交叉融合。她指出,学校将进一步出台推动学科发展的新举措,深化学科内涵,提升学科建设水平;本次学术工作坊是高原学科团队建设的新尝试,开辟了推进学校学科交叉研究、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
在主旨报告阶段,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何贤杰教授做了题为“大模型时代的会计研究”的报告。他指出,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会计行业,大模型在会计审计研究中的应用方兴未艾,利用大模型进行分类、预测、信息总结及以其为背景的研究层出不穷;当前人工智能会计审计研究多以人工智能为背景,还处于起步阶段,存在前沿技术开发应用不够、多模态数据应用较少等不足,未来研究应聚焦基于大模型的会计估值、会计预测、会计契约、审计决策四个方向,以实现会计审计研究的新突破。主旨报告由会计学院万华林教授主持。
论文报告由《南开管理评论》编辑部主任周轩、《管理科学学报》编辑部主任助理孟永强主持,会计学院朱大鹏博士、于亚洁博士、潘舒芯博士分别代表学科团队做了题为“信息披露分类监管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效率吗?”“‘备案制’改革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”“中小股东对企业碳实践的治理效应”的论文报告,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连立帅副教授、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花贵如副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舒海兵副教授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韩维芳副教授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倪晨凯副教授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官峰副教授对论文进行了评论。何贤杰教授最后进行了学术总评。他指出,三篇论文基于中国制度特征,围绕监管机构、中介机构、股东三大资本市场主体,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,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他建议青年学者,从更广阔的场景、国际的视角来思考问题、开展研究,从视角和方法两个方面力图研究创新。
本次学术工作坊是《会计与经济研究》编辑部与学校高原学科团队的首次合作,是期刊学术资源服务学校学科发展的新尝试。今后,学术期刊中心将进一步拓展学术资源,搭建学术平台,更好地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文∣张璐
图∣吴博闻 宋博文